台州学院校训(台州学院校训是什么)

  百年  老校  昨天台州教育微信推送了市区13所学校百年老校的微信,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,截止目前阅读量超过8千,许多人在朋友圈询问其他县市的百年老校啥时能推出。不急,经过挖掘,市区学校还有5所学校百年老校。百年老校当然越多越好,这是台州教育增强自信的基石,小编今天算破例补遗了,目的无非是想通过展示市区百年老校丰厚的积淀,传递增强办...

  百年

  老校

  昨天台州教育微信推送了市区13所学校百年老校的微信,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,截止目前阅读量超过8千,许多人在朋友圈询问其他县市的百年老校啥时能推出。不急,经过挖掘,市区学校还有5所学校百年老校。百年老校当然越多越好,这是台州教育增强自信的基石,小编今天算破例补遗了,目的无非是想通过展示市区百年老校丰厚的积淀,传递增强办好市区教育自信的正能量,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。

  

  1. 台州学院

  

  

 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,办学源头可上溯至1907年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,其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台州师专,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,由浙江省和台州市共管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。

  

▲临海校区、椒江校区

  学校在临海和椒江两地办学,校园总占地面积1447亩,馆藏图书133万册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.18亿元。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,其中专任教师806人,高级职称教师240多人,全日制本、专科在校生14600余人。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,设置了37个本科和16个专科专业。学校确立了“地方性、应用性、综合性、高教性”的办学定位,是浙江省转型最快、最成功的本科院校之一,被省教育厅领导和同行专家誉为“同类高校学科专业构架与地方产业互动的样板”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致力于培养“专业的人、文化的人、世界的人”。建校以来,共为社会培养了35000余名本、专科毕业生,其中200多人被授予全国劳模、全国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,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企业家、博导及各级行政机关的主要领导。

  

▲校训碑刻

  在百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,几经风雨,几度变迁,坎坎坷坷,坚持不懈,以沧海桑田般的伟大变化,践行“澡身浴德 修业及时”的校训,见证科学发展的实践。台州学院的百年办学历史,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缩影,是历代仁人志士振兴台州教育的奋斗史,它延续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办学理念,彰显了代代相传的办学精神。

  在新历史的发展阶段,台州学院正在“澡身浴德 修业及时”的校训引领下,科学发展育特色,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,朝着有影响有特色的地方大学昂首迈进。

  

  2. 椒江东山中心校

  

  

  东瓯书院位于椒江区东山中心小学校园内,是近现代椒江的教育发祥地。

  东瓯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八年(1858年),东山乡绅何锡庚、周作新两人协议创办一所乡学,此为东山私塾。后为师承和纪念宋台州名士徐中行、徐庭筠父子二人道德、文章和办学宗旨,从朱熹赞美他们的诗句“道学传千古,东瓯说两徐,门清一壶水,家富五车书”中,摘引“东瓯”两字,改称为“东瓯书院”。后曾改名“东瓯小学”“筠美学堂”“东山小学”“东山中心小学”等。

  

▲书院内一角

  据史料记载,至光绪十五年(1889年),“书院有学田265亩,并建成一幢完整的四合院。院舍四周筑有高大的砖墙,南墙中部辟有院门,院门入内是石板砌的甬道通向前大厅。天井中间亦有纵向的石板甬道直通到大厅,甬道两旁,筑有四个六角形的花坛,植有桂花树。东西两厢房前各隔一道垣墙,垣墙下的花坛里植有桧、杉、山茶、石榴等花木,院门两侧的南墙根亦筑有多个形式不一的花坛,植以紫薇、秋桐、芙蓉、夹竹桃等花木,近旁天井中凿有荷花池,东西各一。

  东瓯书院创办之初,就教育学子“仰止”并“思齐”。书院制定学规,重道德修养,通过进德修身,逐渐塑造学子一种理想的人格和情操,促使学子成为“才高德厚,先忧后乐;达济天下,不辱使命”的社会精英主体。书院的教育强调“文道合一”,即文与道的统一,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的基础上,求道与求学是统一的,勤奋学习则能实现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想。

  优秀校友

  

  司法界精英周笃孚

  周笃孚(1888—1941),著名经济学家周宪文之父,椒江葭芷东山头人, 1908年任东瓯小学教员。后担任过浙江高等审判厅代理厅长、浙江省政府谘议官、浙江第二届省议会法律审查长,著有多部法律著作及《古泉说苑》《洪遵泉志勘误二卷》等古钱币研究著作。

  

  首任“山长”王咏霓

  王咏霓(1839-1916),是晚清政要、我国第一代外交家、近代著名教育家、文史学家、诗人、书法家。王咏霓少时即聪颖不凡,17岁在当地设馆授徒,24岁受聘东山书院讲学。同治九年中举人,担任东瓯书院首任山长。

  

  乡贤周涧泉

  周涧泉生于清咸丰七年,幼时就读于东山书院,1893年中癸巳恩科举人, 1886年开始掌教东瓯书院,连续八年。1911年五月被推荐担任辽宁省南台商埠审判厅推事,辛亥革命爆发后,辞职回家乡。1912年被选为黄岩县议会议员。1917年秋,浙江省立水产学校聘其为国文教员,直至1925年辞职。

  

  3. 椒江区章安中心校

  

  

  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宋淳熙年间(1174—1189)。当时著名的台州大儒石敦在章安金鳌山创建观澜书院,朱熹也曾前来讲学,是椒江最早的书院,对台州文教事业的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)由临海县令冯翊令、乡绅叶菁等捐资创建金鳌书院,设址金鳌山东北面约百余米处,咸丰十一年(1861)毁于兵火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改办为金鳌初等小学堂,借华景村文昌阁为校舍。民国19年(1930)前后,乡绅卢裕畴在章安闸东面征地4亩左右,另建新校舍,并更名金鳌小学,后易名为章安中心校,时章安、大汾、小芝、溪口、涌泉等地均有少年儿童入该校求学。

  

  新中国成立后,学校更名为章安区中心校,并不断扩建。1992年撤区拼镇后,改名为章安镇中心校。1995年,学校再次迁建至章安街道华景村景堂北路,即现在所在的位置,并更名为台州市椒江区章安中心小学。

  代表性人才

  石敦(1128~1182),字子重,号克斋,先世为新昌人,祖父避乱居章安。年十八时登绍兴十五年(1145)进士,授郴州桂阳县主簿。为官公正廉明,后自求罢官,并于金鳌山创观澜书院。石敦与朱熹意气相投,常相与偕游,朱曾来到观澜学院讲学。

  叶显弭(1919~1945),毕业于浙江大学,抗日战争时期任盟军翻译,年仅26岁病逝,献身抗战。

  叶德建(1976~ ),毕业于清华大学,现为复旦大学副教授。

  林理根(1979~ ),美国休斯顿大学毕业,博士后,现为澳门大学教授。

  

  4. 台州市路桥小学

  

  

  学校创办于清朝咸丰初年,前身为“翼文书院”。同治年间,知府刘敖改“翼文书院”为“文达书院”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改办为筠美学堂,附设文达初等小学。1929年至1933年,先后改称区立筠美完全小学、第三学区中心小学、黄岩县第二中心小学、第四区中心小学。1941年5月1日,日寇流串至路桥,放火烧光第四区中心小学。1944年迁入路桥镇大操场居四合院内。

  

  1949年5月,黄岩解放,人民政府接收学校,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校园,扩大办学规模。校名几经更易,先后称县立路桥小学、路桥镇中心小学、黄岩县第二小学、路桥镇中心小学、路桥区中心小学,路桥区实验小学。

  经过多年建设,校园面貌焕然一新。现学校占地33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7454平方米,绿化面积约6886平方米,校园布局合理,环境优美,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善。

  

  一个半世纪的风雨,浇灌出路小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;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,铸造了路小辉煌的昨天。今天,新一代路小人继承传统,改革创新,以“乐学笃行”为校训,以“让每一位师生的身心健康成长”为目标,坚持内涵与品质发展,以文化凝聚学校精神,凸显 “轻负高质、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特色,促进学生、教师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。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学校、浙江省文明单位、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、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等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,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

  

  5.路桥区河西小学

  

  

  校之前身,於氏书院,始创于乾隆年间;同治七年(1868),办育秀义塾;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设河西小学。

  河西小学,100多年的探索求真和锐意进取,100多年的梦想与光荣。在这里,走出了众多学术大师、创业英才、治国栋梁——清末进士杨晨,民国上将於达,清华大学化学化工系主任郑用熙,《新华月报》编辑组组长、臧克家夫人郑曼,当代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、科学家王继敏等大批精英。

  

▲ 校内百年柏树、百年铁树

  漫步校园,扑面而来的是百年积淀的文化氛围,那座孕育过大师的教学楼鼓舞着你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,一个个莘莘学子诠释着河西小学“让童心回归儿童”的核心教育理念。

  学校本着“和谐、自主、求真、求新”的校训,提出让“每一个孩子享受健康、快乐、幸福的学习生活”的办学目标,认真落实素质教育,坚持为学生谋长远发展,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改革道路。近年来,学校被评为省艺术教育特色联盟学校,学生在省健美操锦标赛、市级航模比赛、区合唱比赛小学组等各类比赛中累获佳绩,教师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。